二战前美国陆航研发的执行反舰作战的大中型轰炸机,严格来说这不是一件武器,而是一个系统。
以米切尔为首的美国陆航的逻辑是:在美国东西海岸部署大量的轰炸机,哪个国家想从海上入侵我美,我就出动轰炸机把丫舰队炸沉!
如此一来,我美江山永固,还省下来建造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的钱,不让海军这头吞金兽继续折腾,岂不美哉?
用今天的眼光,可能觉得一百年前的美国军人的思路很……诡异,须知那个时代美国只是列强之一,美国海军并没有现在这种绝对优势,美国国防政策也不是像现在这样杀气腾腾总想压着别人打。
米切尔还把俘虏过来的德国军舰拿来击沉,据说B18轰炸机的命中率高达多少多少,据说观战的美国海军将军看到这些没有防空火力的死靶子被击沉时留下了眼泪。
美国又研发出了别的国家想山寨都山不动的诺顿轰炸指挥仪。号称可以在高空把炸弹扔进泡菜坛子云云。
米切尔逝世一年多后,1937年8月,在美国空军创始人之一安德鲁斯的推动下,新一轮的实验就此展开。8月14日的中午,旧金山以西距海岸300英里外,美国海军“犹他”号战列舰(USS BB-31)正在以她此生最快的速度航行,规避天上来自由30架B10、4架B17以及7架B18所组成的庞大机群的模拟空袭。尽管“犹他”号使出了浑身解数,50磅重的水袋模拟炸弹仍然不断落在她的身上。当演习结束时,人们发现“犹他”号被命中37个水袋,占总投弹量的23%,如果是实战,那么“犹他”号就将丧魂沉海!这次海空对抗演习的获胜者是,飞机!
这一套体系看上去很美,转眼到了二战,现了大眼!
开战后美国在东南亚的B17部队仍然用传统中高空方法轰炸日本船,战果惨淡,飞行员都哭了,指挥官都自杀了。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二战中,美国重型轰炸机部队的兵力冠绝全球。然而攻击大型水面舰艇的战绩,被本子大英甚至德三完爆!
我慢慢说。
从理论上上说,如果满足以下条件:
1、指挥部有完善的C3I系统,重轰炸机编队可以迅速找到大洋中的敌舰队。
2、飞行员有足够的技术和勇气而不是闭着眼乱丢炸弹。
3、没有敌军战斗机的干扰。
4、最最重要的一条——足够的轰炸机兵力。李梅曾经说过:“乱枪打鸟才是这个世界的本质”,轰炸的艺术本质上就是概率的艺术。在几千米中高空扔无制导炸弹攻击速度完爆博尔特的军舰,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一堆炸弹均匀的扔进敌舰在十几秒时间内理论上可以到达的区域,然后剩下就交给上帝裁决了。
以上四条,每一条都面临着重重困难。四条加一起,美国陆航就悲剧了。
太战爆发前,美国陆航在菲律宾居然只有几十架重轰,这点儿家底够干什么?估计是觉得自己祭出了镇国神器,本子心惊胆战不敢造次吧。
总而言之,开战前被美国军方寄予厚望的重轰反舰部队,前期是一支白象部队。后期兵力充足时面临着作战任务重心不在反舰,陆海军扯皮撕逼等等问题。所以永远达不到自己理想中的辉煌。
番外篇:
《平行宇宙中的中途岛战役》
1942年6月4日,中太平洋。
0435,一架执行侦察搜索任务的B17发现南云舰队。立刻电告中途岛总部。
0455,美军陆航重轰部队(以下简称“美军”)拟定完成作战计划。此后的两个小时中,陆续起飞10架B17持续搜索南云舰队,保持接触并不断修正南云舰队的位置。
0630,美军第一批次150架B17完成整备。
0645,美军第一批次攻击波陆续起飞,途中遭遇南云舰队对中途岛的第一批次攻击波,双方互不理会。
0830,美军第一批次攻击波有136架抵达南云舰队上空。突破零战的拦截发起攻击,美军累计命中1000磅半穿甲弹20枚,命中率约1%。加贺号航母被击沉、飞龙号航母大破,金刚号受伤进水退出战斗。
0835,美军第二批次270架B17完成整备。
0900,美军第二批次攻击波陆续起飞,途中遭遇南云舰队对中途岛的第二批次攻击波,部分零战抗命脱离舰攻,向美军发起攻击。
1105,美军第二批次攻击波有256架抵达南云舰队上空。突破零战的拦截发起攻击,美军累计命中1000磅半穿甲弹35枚,命中率还是蛋疼的约1%。赤城号、飞龙号、青龙号航母,榛名号战舰被击沉。
1400,瓦胡岛,消息传到太平洋舰队总司令部。尼米兹面如死灰,用颤抖的手给金写了个密电,10分钟后传到华盛顿:
“大人,时代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