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明一下:本人完全没有经历过过任何历史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系统学习,所有的内容都是猜测和空想下的键政,有问题请指出。
前段时间网上流行一张表格,以信息载体形式将中国历史分为竹简、纸笔、印刷和电子周期。这张表格有一定的道理,特别是指出了每个阶段的集权变化过程(上一代集权的枯朽>大分裂>集权的初建>群雄逐鹿>集权的鼎盛>大叛乱>集权的中兴>集权的衰退)并将其与各个历史时段对应,这个很有启发性。

我现在重新做一张表格,把历史时段讲得更清楚些:

这个表格和上面的有很大不同。那么我凭什么保证这个表格是正确的,特别是最后两列为什么能确定是中途被打断、而不是正常的发展历程?再看一个表格:

从这个表格的历史趋势看,社会生产资料的主要基础占有单位是一个大到小逐步细分的过程,推动这一切的是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这是一个不以人的认识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进程。同时中央集权遵循一个从弱到强的规律,这也是必然的趋势:社会分化程度越来越高,各个组织占有的生产资料以及随之而来的权力越来越少,中央集权也因此越来越巩固。因此,上述四个历史阶段和相应的统治阶级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完整无误的。实际上可以把每个国家都可以拿去套这个表看看它们的发展历程。
另外统治阶级这个概念,大家都知道它是生产资料的支配者。但我们最好还从另一个方面去理解它:统治阶级是统治集团的基本盘,统治集团需要依赖他们来组织社会生产和分配(对应人事权和财权)。从这个方面理解应该会对一些内容看得更清楚。
对于表格里被打断这个地方,先重点讲一下:
这里中国近代庶族地主阶级的统治阶段才刚刚过半,还没有到资产阶级成熟起来的时候。相比前两个阶级统治的大循环来看,庶族地主与中央争权的时间特别长,跨越宋元明清好几个朝代。
宋代灭亡时皇权和士大夫的关系依然比较稳固,是党派之争和以文驭武导致了国家的衰弱和灭亡,宋代灭亡后被元取代,元的统治混乱并且很快被明代替,一定程度上打断了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而接下来明朝的统治阶级依然是士大夫阶层,这时候士大夫和皇帝撕破脸争权的情况才比较常见。明朝灭亡的时候,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地主阶级夺权导致,但后面它又被满清用独特的统治手段按回去了。这说明了庶族地主仍然可以作为统治集团的基本盘,它还没有完全腐朽、还不需要将权力让渡到下一个统治集团手中。庶族地主作为一个统治阶级的地位长期稳固,也导致了后继的资产阶级长期处于幼年时期,缺少权力的滋润难以成长。
我试图猜测这个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中央集权发展到第三个阶段,生产资料分散程度更高,地方的权力也更加分散、更难和中央对抗,导致集权崩坏需要的时间跨度越来越长。而这个长期过程中难免出现大的环境和政策问题或者当前的政治体系彻底腐朽,于是集权数次在同一统治阶级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发生转移,出现历史发展过程的一波三折。
中国近代到现代的情况比较特殊,地主阶级在外来的高维冲击下已经无力再维持统治,又没有其它阶级有力量成为新的统治阶级(农民阶级素质不够,工人阶级还很年幼,资产阶级不当买办的都死了)。当然如果没有外来力量的话应该还是一次治乱循环直到资产阶级能够成长起来挑大梁为止。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新兴统治阶级未能成长完全的情况下,将具有深厚积累的文明因受外来殖民威胁爆发出的力量与人民反抗统治阶级的力量结合起来作为动力,暂时弥补了人民综合素质不足的缺陷(举例来说,很多同志在当时都有一心为公的觉悟,这种特殊情况下的公心代替了历史再继续进展到一定阶段才能让民众普遍拥有的公心),强行将工人阶级催成了新的统治阶级。然后就因为短时间的觉悟无法持久、不成熟的统治阶级无法握紧权力……最终回到了历史上应有的阶段,即资产阶级的成熟和掌权。
一个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它仍然是社会主义,是最先进的制度。这种超前的制度能让生产力、所有制、文化水平、组织形式等可以强行促进改变的获得提升,但文明内核、权力分配、执政手段甚至信息技术等需要长期积累的跟不上节奏且越来越脱节。这种情况叫逆天而行,一旦没有强者能顶住反噬就得退版本回去补课。现在看来资本主义这一关逃不过去,而列、斯、毛这样的伟人是拖着国家跳跃进入更先进的制度,受到的反噬太大,他们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也就是所谓的逆天而行最后必然失败。相对来说,生产力更容易发展,甚至生产关系和人口素质都不是那么太难发展,难的是那些需要用无数血肉为代价换来的历史经验教训,包括权力分配、政治架构和执政手段等等,不真正经历过一次是很难吸取教训的。而这些发展进度脱节的后果就是总要回去补课一遭。
但这里直接退回资产阶级掌权的阶段,就缺少了一个地主阶级长期自然消亡的过程,也缺少一个资产阶级逐渐成长的过程,因此导致了现在这种很别扭的情况:中国的社会主义是被催熟的,封建残余并没有长期自然衰亡,再加上补资本主义的课,所以现在是个三家揉在一起的社会和思想体系。而资产阶级在成长的过程中还没有经历很多斗争磨练,反倒是经历了一个在西方强国的影响下长期畸形发育做买办的过程,而后更是靠着消耗社会主义所积累出来的条件一撮而就,其娘胎里的内残外忍的毛病(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国内市场优势太明显,而且中央集权会对商业进行限制和管理。这就造成了民族资产阶级对外开拓性不足)体现得尤其明显。好在现在已经有很多厂商在海外打拼了,他们很多不见得就不愿意当买办(例如恨不得跪下卖身给美国的字节跳动),但也因为客观条件逼迫必须和国外竞争,和国外资产阶级有你死我活的矛盾,被逼着站起来、成熟起来。
如果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没有被打断,那么可以猜想,由于商业对社会资源调配来说极为重要,越来越复杂的社会越需要高度发达的商业,最终社会生产的组织和分配会逐渐落到资产阶级身上。但中国的统治阶级进行统治必然是一个在中央集权影响下的行为,因此中国不可能走西方的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路线,而是直接走上国家资本主义道路。
再看西方的发展,并不是这个过程,而且比我们更早发达和现代化,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来看一下西方欧洲文明的情况。
古早可考的内容不足略过不说。中世纪黑暗时代是清晰无误的封建领主制,然后近代经历大航海工业革命,以全球殖民地的血肉为代价在几百年内就到达了资本主义社会。相比中国的发展,这中间几乎是直接跳过了两个大阶段,甚至连农业革命都没怎么经历(至少是缺乏一个长期以定居耕种为重的过程)就直接工业革命了。
这种跳跃发展带来的后果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大幅度发展,而需要经历长期磨练的政权组织形式和文明核心没有跟上。出现的自由资本主义是在比庶族地主落后一千多年的贵族诸侯时期,接触近代先进技术开启大航海,并刚好遇到大量土地可以进行殖民掠夺,从而促生的异常产物。自由资本主义是封建政权结构、思想文化与现代资本相结合的结果,它的本质是既落后又高效的将资产往顶层快速集中和对底层的快速消耗,在此途中催生了畸形的繁荣,它的固有缺陷是必须不断争夺资源和市场、不断吸血才能维持生存。其生命过程就是掠夺完本国民众又去掠夺全球,物理掠夺又变成经济掠夺,直到把全球掠夺一空或遭受足够的反抗为止,它对科技的促进也建立在为了更高效掠夺的基础上。(本来资本主义就应该只有国家资本主义,它们因为巧合搞出了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这些畸形玩意,然后长期被当成正统,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
在对全球进行掠夺的支持下,这个不完善的资本主义也是在发展的(简单地以美国为例,从一开始的人人可以自由屠杀印第安人、掠夺土地、滥伐原始森林变成了现在的只有大资本家才有资格对内外掠夺),它从物理殖民阶段转到了更高级更隐蔽的经济殖民阶段,出现了各种寡头政治,从封建领主时期的松散权力联盟转到了类似门阀士族的阶段,最后也应该和中国殊途同归到国家资本主义阶段。但其政权组织形式和文明核心还缺乏长期的成长磨练(最近已经在很多方面体现出来了),因此我认为仍需要一个长期的补课,特别是文明核心还差得远。
这个不完善的资本主义文明核心的问题在于,相对中国这种长期定居耕种导致社会着力于发挥自身生产力的民族能磨练出成熟的思想和道德体系去取代宗教体系而言,跳过这个阶段的西方国家其海盗文明核心未曾改变(反而因为工具科技的进步而加剧了屠杀掠夺的行为和思想),必然仍需要宗教体系去配合(当然宗教体系本身也随着这种畸形发展发生了很多变化)。这就造成现代的美国,在很多方面非常先进,很多方面又非常原始(看看需要去萝莉岛交投名状的政要)。
这个不完善的资本主义同时也促生了不完善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以及远远没能成长完全的工人阶级,从理论到现实基础都不完善。而且社会主义这种先进制度对各方面的要求都太高了,任何一个国家的积累都不足以支撑,连中国这种历史文化制度政治的底子最厚、社会发展程度最成熟的国家现在都得补资本主义的课,更别说那些一点底子都没有的地方想实现并保持超前几千年的制度,只能是痴人说梦。
因此一旦压力缓解,所有走太前的都得退回去,而资本主义一个新阶段即依靠全球化分工对外矛盾转移就很好地暂时缓解了阶级矛盾(代之以国家之间的矛盾)。这也是上百年轰轰烈烈的共产主义运动最终退潮、社会主义政权很快蜕变的原因。也导致了国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欧美主导的国际分工体系逐渐崩坏,它本质还是阶级矛盾的体现。
这个提前出现的资本主义又迫使全球和其接轨,积累不足、集权不足、又不能全球吸血快速发展的国家遇到它是怎样一个状况?各种主动被动地以它为样本,拔苗助长最后都成了它的血包。
顺便,我认为正常的社会发展总进程是原始公有(中间几个阶段不清楚)>私有(贵族诸侯>士族门阀>庶族地主>布尔乔亚)>现代公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中间如果跳过就因为某些方面的能力经验积累不足出现混杂的情况,需要经历一定时间的痛苦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