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些东西,包括民族主义的,极端主义的,历史的,只能说现在的很多人太不动脑子了,而且也容易被人影响了。
最近看到的一个涉及到哪些朝代是大一统,哪些不是的问题。所以我简单说说。
一家之言,个人观点,抛砖引玉。
首先要说,大一统的理论是封建王朝国家进行凝聚民心的,创立的意识形态。“大一统”源于《春秋公羊传》,核心是政治统一、文化认同与民族融合,塑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
当然,那是当年的理论,那么现在的人怎么认为呢?就我个人来说,大一统的意义如下:
大:首先的占据中华民族所处,所生活的区域,秦汉时主要是中原,所以秦占据中原(华北,华中,长江流域)就完成了大,南北扩展就只是额外的征服了。到隋唐中华民族随着扩张到了甘肃,岭南,辽东,那么这些地方就成为了大的必须,更远的西域,莫南莫北就是外部。所以说,大,首先是领土大,大到足够覆盖最基本的中华汉地(最起码也得是秦的领土)
一:天无二日人无二主,起码在中华圈内应该是唯一的皇帝。如果有两个或者更多的皇帝那就不一,退一步说,如果多人称帝,但是其中一个是大的,另外一个缩在一隅称帝自娱自乐,也不是不行,但是大的那个得不能承认,或者说小那个对大那个明面上称臣私下称帝,互不承认,那也无所谓。反过来如果两个国家互相承认对方是皇帝,二者对等,甚至以亲戚相称那肯定二者不一,这条就不符合了。
统:既可以理解为有效的统治,也可以理解为那对思想的统一,如果只是天下共主性质,那肯定不算。
所以以这个角度来说,大一统怎么算呢:
周:虽然大,一,但是不统,打下了基础,但是不算大一统。
秦:四海一,大一统之始。
两汉:可以说汉武帝开始才开启大一统,因为汉武帝之前匈奴是与汉并立的,互相承认对方和自己平等的,而汉武打断了匈奴的脊梁,无法再与汉并称了,从此大一统。
南北朝没有完成大一统
隋过短但依然是大一统
唐再李世民时完成了大一统(李渊时甚至对突厥称臣),到安史之乱后失去了大一统,并且开发了江南。
五代十国没有大没有一也没有统
北宋和辽:宋没有幽云,辽没有华北都不大,宋辽互相承认对方的皇帝并且约为亲戚,互相平等,自然没有一,也就对内的统还说的过去。但肯定不是大一统就是了。
南宋金,不用说了。
元:大一统都符合,还对外扩展了西藏但国祚太短。
明:初期是大一统,但是中后期丢了河套,东北,甚至后金称帝,实控区甚至不大于秦了,当然明面上不承认后金,所以说勉强大一统。
清:自康熙以后平三藩收台湾才完成了大一统,乾隆时对西藏新疆完成了实际统治,对西南改土归流,对漠南蒙古彻底完成了中华化,是中华历史上大一统的顶峰。
北洋,民国连国家政权都不稳固,都不算大一统。
所以,中华历史上的大一统时期为:
秦,汉,隋,唐,元,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