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谈不上话题,就是一个疑惑。欢迎讨论交流。
因为我对二战时代大中型轰炸机的反舰作战,很感兴趣。如果你以前在军事论坛或者贴吧里看到这个话题的讨论,说不定就是我发的。
(这里说的大中型轰炸机是因为太大而不能上航母的各种轰炸机。其中的部分中型轰炸机往往被称之为攻击机,比如一式陆攻、浩劫等等,为了行文方便,统一称之为大中型轰炸机。本文不涉及各国海陆航的小型轰炸机/强击机)
这个话题其实很大,因为各国都不傻,都想方设法用岸基航空兵里的大炸B去击沉敌人的军舰。英美德日研究了种种五花八门的战术,当然也有击沉击毁提尔皮茨、罗马、威尔士亲王、反击、兰利、芝加哥、普林斯顿、富兰克林……等等辉煌战例。
但是今天重点谈一个话题——
为什么在西线上,有多艘大型军舰在军港里被大中型轰炸机击沉,而在太平洋战场上没有类似的战绩?
说到“大型军舰在军港里被大中型轰炸机击沉”,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当然是提尔皮茨。其实除了他之外,还有很多军舰是这么死的:
希佩尔海军上将
柯尼斯堡
埃姆登
科隆
约克
塔兰托
以上六条军舰大部分是5000-12000吨级。
而在太平洋战场,就呵呵了,没有这种战例。
不是美军——或者更准确的说,美国陆航不努力,实际上美国陆航组织了多次针对港内的本子军舰的轰炸,日本人有个词,“肖特兰之舞”,说的就是在肖特龙的港内的军舰经常要躲避美国陆航大中型轰炸机的轰炸。
但是水平太差,总是炸不到。
某微信公众号上翻译了 大淀号轻巡洋舰主炮发令所兵员·旧日本海军水兵长 小渊守男回忆录
**十一月十六日,是一个晴朗天气而又炎热的日子。敌重型轰炸机约六十架在这天对集结于文莱的舰队实施了空袭,但各舰一齐射击将其消灭大半。剩下的残存敌机全部掉头撤退。当日傍晚,为了返回本土,“大和”、“长门”、“金刚”三艘战列舰便与轻巡洋舰“矢矧”,驱逐舰“雪风”、“矶风”、“浦风”等舰一同出港离开了文莱。而重巡洋舰“高雄”则拖着遭到重创的残躯,向着位于新加坡的实里达军港驶去。
同样是在这个十六日的午夜,敌重型轰炸机机群又再次对文莱泊地内的舰队实施了空袭。为了报昼间的一箭之仇,以大编队对泊地进行了反复的高强度轰炸。投下了几百枚大型炸弹,其惨烈程度,以至于会让人不禁产生泊地内的海水都要被煮干,鱼和其他所有的生命也将会尽数灭绝的错觉**
然而,港内停泊的五艘军舰却连一点擦伤都没有负。估计炸死了很多鱼,第二天本子捞起来吃了。
总之,美国和日本人都有大量的大中型轰炸机,为什么在太平洋战场上,大中型轰炸机没有击沉港内敌舰的战果。
PS:《国际瞭望》里有篇本子飞行员的回忆录,他自称冲绳战役期间,曾经驾驶一式陆攻夜袭停泊在冲绳海域的美军战列舰,投下鱼雷击中目标,但是美军战列舰有防雷网,所以没有战果。
本子还有一次组织过很有创意的超远程神风夜袭,但是没有识别出目标,把篮球场当航母甲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