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ikan 有意思。施洛莫·桑德,算是以色列极左历史学家了。一再否认犹太人是一个族群,也否认复国有合理性。而他一直在破除“大起义后现今巴以地区没有犹太人”的历史叙事。因为他觉得这种叙事是犹太复国神话的一部分。而今年内塔尼亚胡在联合国的演说里却将大起义后依旧有犹太人生活在现今巴以地区作为以色列合法性的来源。
以下是他的书涉及到这个话题时的片段——
概括地说,犹太人没有在公元1世纪被迫离开犹大地,也没有自愿“回归”20世纪的巴勒斯坦和其后的以色列。历史学家的职责是揭示过去而非预知未来。做出下述预言时,我完全清楚所冒的风险:在20世纪,由于民族主义所推动的反犹主义,流亡与回归的神话是一个极其火热的话题,不可能在21世纪冷却。
如本书导言指出的,圣殿被毁后,犹太人没有被迫离开犹大地,因此,他们也没有努力“回归”。
如果说公元70年后缺乏生气的哀悼朝圣还存在的话,那么到135年罗马人镇压巴尔·科赫巴起义后,它们几乎彻底消失了。[1]如我们所知,罗马人残酷地夷平了犹太人的耶路撒冷,在其废墟上建造了崇拜偶像的城市伊利亚·卡皮特莱纳。受割礼者禁止进入城市,因此,在公元4世纪初帝国基督教化之前,犹太人基本无缘得见这个犹太信仰中心。基督教在整个帝国获胜后,情况也没有太大变化,耶路撒冷成了有着许多教堂的基督教圣城。直到公元7世纪初伊斯兰军队到来后,犹太人才能自由进入和定居在他们的古代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