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的3070笔记本差不多完蛋了……于是换了台用sfx电源的迷你台式机,故有此贴。
在把3070笔记本倒腾给二手贩子回了点血之后,咱寻思着搞个小主机先用着,于是盯上了之前在家搞过的索泰zbox magnus one,型号ECM73070C的sfx小主机。平心而论,这款和nuc9共用同一类主板设计(nuc9是移动端cpu,索泰魔改了桌面端cpu插槽上去),体积仅仅8升左右的itx小主机确实是不用动脑的懒人优选,毕竟它作为套件已经限制死了性能的上下限,剩下的就是在合理区间里折腾罢了……
ok,既然选好目标,那就开搞!
这款小主机采用的是定制的H470 ITX异形主板,理论上只能安装10代酷睿cpu,而且索泰并没为它提供可以上11代酷睿的bios升级选项——哪怕它同样是LGA1200接口也不行。那么它理论上的性能上限就是i9 10900K了……吗?且慢,由于散热和供电因素影响,它能够搭载的cpu上限实际上只有i7 10700甚至i9 10900;此外由于H470主板的限制,它的超频性能基本上可以认为完全不存在,因此采用带K的酷睿cpu只能使其发挥出不带K的性能,那叫一个浪费啊。
因此,咱选择了——QTB1!
——等一下,QTB1是何方神圣?
简单来说,cpu生产厂商通常会在cpu正式发售前制造若干工程样品与测试样品,其中早期型号的工程样品就是俗称的“ES”cpu,这类cpu往往性能并不稳定,且无法正确显示其cpu型号。但由于其流入市场后的售价往往相对低廉,因此广受垃圾佬们的喜爱。而随后的测试样品就是能够正确显示cpu型号,只是在步进上与正式发售版cpu略有不同的“QS”版cpu,这类cpu虽说相对稳定而且兼容性更好,但由于其与正式版的价格相差不大,因此许多时候会被囊中羞涩的垃圾佬拒之门外。而由于Intel从6代挤到10代的巨大牙膏,因此10代ES版cpu可以视为9代的微调版,性能稳定的同时价格还能吊打10代正式版,故此囊中同样羞涩的咱选择了i9 10900的ES版本使用。
10代酷睿的ES对应关系相对9代和11代更加简单,毕竟这一代的IU基本上就是炒冷饭的巅峰之作了。
10代市售酷睿ES版对应关系如下:
i5 10500T | i5 10500 | i5 10600K | i9 10900T | i9 10900 | i9 10900K |
QSRL | QSRK | QSRJ | QTB0 | QTB1 | QTB2 |
可以看出,其中唯一完全不适合这款供电拉跨小主机搭载的就是QTB2,也即i9 10900K的ES版cpu了。而理论上它能够搭载的cpu上限有两个,其中单核睿频上限是代表i5 10600K ES版的QSRJ,而多核性能上限则是足有10核20线程的i9 10900 ES版——QTB1,考虑到咱可能还需要折腾点多核生产力,因此就选择了便宜大碗的QTB1……
ok,cpu定下来了,内存和硬盘可以用老笔记本上拆下来的,似乎是不是万事大吉了?
no no no!最重要的显卡还没定下来呢!
最开始咱主要研究的是索泰用来适配这款小主机的双风扇RTX 4070S,但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咱看到了价格只比4070S稍高一点的索泰同款双风扇5070。考虑到电子产品买新不买旧,咱……毅然剁手败了这5070。
显卡装好,机子能点亮,开始爽!……等会,这机子怎么还吱吱乱叫啊?
也是,这款小主机已经是5年前的产品了,而它标配的全汉500W金牌定制款电源也差不多到了该产生啸叫的时候了。可虽然啸叫并不严重影响机子的性能,但咱听着难受啊!
于是制定计划,一定要搞定这机子吱嘎乱响的问题!
首先要搞定的不是电源,而是它自带的两把顶部风扇,由于这俩扇子出厂已经超过四年,并且长期处于运行状态,因此产生的噪音相当大。在订购了两把NF-A9 X 14猫扇和对应的风扇4pin转显卡风扇小4pin线后,它们终于安静一点了。需要注意的是,咱购买的转接线长度分别为10cm与20cm,安装时只有特别注意线材长度才能把它们刚刚好接在接口上。此外猫扇因为螺丝孔的设计,只能倒置向内吹风——这意外导致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因为原装风扇向外吹风时,cpu的散热风扇无法吹到供电等亟须散热的关键部位,因此在高负载运行时很快就会碰上供电过热导致的降频。而当猫扇往里吹风时,气流意外的能够吹到主板上诸多需要散热的部分了,于是在长时间高负载运行时,降频次数明显减少,并且系统的稳定性有了显著提升!
然后是cpu散热,这个没啥好说的,猫头鹰L9I+信越7921走起!
最后就是重头戏:咱买来了理论上同为sfx电源规格,仅仅在长度上长了一两厘米的的益衡7660L电源进行更换,并且为它定制了定制线,包括10pin的主板定制线、16pin转出的8pin cpu供电线和给50系显卡专用的16pin显卡供电线。由于缺乏信心,咱在拆出原装电源后进行线长测量时采用的是电源线总长的测量法,而非模拟实际装机中所需的线长测量法。
益衡7660L不愧是供电600W的优质新sfx电源,在采用它以后咱的主机供电有了明显改善,并且烦人的啸叫声终于消失了。当然,由于电源设计的不同,与全汉FSP500-30AS这款原装电源相比,益衡7660L的风扇会被遮挡大概20%的面积。此外由于它是一款全模组电源,因此出线端的电线会紧紧压在机箱底板上,只有定制的软线才能使其被正常安装到机箱里,而不影响其他任何部分。另外由于咱的过分谨慎,电源线的冗余量有点过长了。根据实践,咱认为其正确的定制线长应该为如下数据:
10pin主板线:20cm
8pin cpu供电线:20cm
16pin显卡线:32~35cm(如使用非16pin的旧款8pin显卡线,请预留40cm以上的线长)
而原版的500w电源还有一根连到主板上的5pin线,根据研究,咱基本确定这是用于控制电源状态的pmbus信号线,从理论上来讲可以不插。实践证明不插问题确实不大,但电源风扇状态就无法调节,始终保持在满速制造噪音……当然这点噪音比起电源啸叫的可怕噪声来说温柔多了,戴上耳机后就可以认为一点也没有咯。
在改造完毕后,咱简单测试了一下主机性能——性能有提升,稳定性增强了很多,之前撞电源供电上限导致掉帧和卡顿的问题完全消失了(毕竟5070的功耗可有250瓦,叠加170瓦PL1功耗,224瓦PL2功耗的i9 10900差不多就能榨干500W电源性能了,更何况没有屏蔽TSX和部分9代功能的QTB1功耗还要更高),机箱内反装顶部风扇带来的气流并没有严重干扰到显卡和cpu的散热,反而增强了主板上部分元器件的散热性能(当然,这件事带来的好处见仁见智,反正咱是认可这一意外之喜的)。至于说损失,由于缺少了滤波装置和相应的电磁屏蔽措施,主板背面的usb接口和显示接口等更容易被干扰了,建议在使用显卡显示接口的同时仅使用主板上部的四个usb接口;此外正面的usb接口(同时包括A口和C口)和TF卡读卡器接口也被严重干扰了,唯一还能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正常使用的只有极为先进的3.5毫米耳机接口(心情复杂.jpg)……
总之,折腾下来主机确实在性能提升的同时实现了相对静音,这趟折腾之旅很值,很值……